冥想脑波的科学测试
一般的脑波是振幅较小的β 波。坐禅开始,则振幅较大的α 波出现。继续下去而至深度冥想之禅定状态,即成θ 波。(取自《坐禅的化学》,平井富雄著)
对劝人坐禅,我所遇到的科学家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赞好。其中最需指出的是,东京大学平井富雄教授,专门为此进行了脑波测试,并成为我们科学坐禅的第一基础。
他所著的《冥想与人学》(日贸出版社)一书,值得所有坐禅人参考。
他在大学医学系担任教授助理时,就主持过静冈县寺院的大规模测试,成果斐然,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关注。他通过实验发现:
“高僧修禅入三昧境界时,大脑前叶的α脑波特别强,而修禅初期的人,那里几乎测不出α脑波。此外,在修禅初期的人打瞌睡时,却能测出大脑前叶发出θ脑波,而在戒板打到肩上(坐禅时出现瞌睡或坐姿不稳等状况时,师父就会用戒板敲打,谓之棒喝)的瞬间,θ脑波消失,代之以β脑波。”
三昧,意指心止一处,不令散乱而保持寂静的状态。
不同脑波的周波数不同,如α脑波的周波数是8~13赫兹,β脑波是13赫兹以上,θ脑波是3~7赫兹,3赫兹以下的超缓脑波为δ脑波。
笼统地讲,β是“清醒”(相对紧张)状态下的脑波,α是在“放松”状态下的脑波,θ或δ是“睡眠”状态下的脑波儿。不过,近年的研究者更进一步将α脑波分为两类,一类是快速α脑波,界定在10~13赫兹,另一类是缓速α脑波,界定在8~10赫兹。
平日里,我们闭目养神之际出现的是缓速α脑波,而坐禅、冥想状态下检测出的,则是快速α脑波。那么,快速α脑波有什么特别之处吗?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“放松”,而是一种比“放松”更“放松”的状态——就跟射箭高手“啪”的一声箭离弦瞬间所呈现的α脑波一样。科学家测定,射手在这一瞬间的放松脑波为10.1赫兹。至于射手与禅者差异,则在于射手只有一瞬,而坐禅、冥想则能长久持续。此外,快速α脑波的发生,常常不在闭目养神状态中,而在完全清醒状态下,故更加难能可贵。
如此,我们将能理解脑波不止“紧张”与“放松”两种,还有一个特别的“禅定”状态。这里没有思考,没有语言,佛法称之为“言语道断”。
是啊,谁能在强箭离弦那一瞬间还顾得上说什么或想什么啊?!
坐禅、冥想与脑内物质
继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之后,仍有大量的精神分析学、心理学家对禅抱以浓厚的兴趣,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研究,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尤其在最近,一项与忧郁症有关的研究,因为涉及脑内遗传物质的“血清素”,而受到特别的关注。
关于脑内遗传物质,比较共识的,除“血清素”外,还涉及“乙酰胆碱”(胆碱与乙酸的酯,是动物神经突触的递质,具有使肌肉收缩、血管扩张、心跳减慢、肠胃蠕动等作用)、“去肾上腺素”(与肾上腺素伴存的一种激素,有血管收缩和介导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作用)、“多巴胺”(儿茶酚胺,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)、“GABA”(降低血氨,预防各种类型的肝昏迷药物)等。
着重说明的是去“肾上腺素”和与之唱对台戏的“多巴胺”这两个脑内物质。前者能有效对治人的不安与应激反应导致的亢奋,后者相反,与快感、欲望有关,并能激发之。“血清素”不一样,它能同时抑制以上双方的激化反应。
日本东邦大学有田秀穗教授把它比做汽车的“空转”功能,即一种处于既不踩加速器,也不踩刹车状态下的运行机制。他研究发现,“血清素”在一种有节奏的运行状态下,分泌特别旺盛,如有节奏的呼吸、步行、咀嚼等。
坐禅,恰是一种最有节奏的自主意识呼吸状态下的活动,所以,能够促进“血清素”的分泌。于是,负责生产“血清素”的脑干部的血清素神经,也即获得了激活。
此外,有田教授还研究了寺院“生活节奏”对“血清素”产生的“功德”,包括以碳水化合物为中心的饮食(素食)、礼佛动作、念佛曲、言谈扫洒、仪式等等(《缺乏血清素的大脑》,有田秀穗著,NHK活人新书系列)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坐禅的全新的科学途径。
也许,这样一个科学的结论有助于提升大家坐禅养生的兴趣。
不过,更深刻的,还在于这个物质之于大脑的角色,正如佛家“中道”思想之于佛教的作用,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。
转自:https://fo.ifeng.com/special/jd14/#pageTop
智力德(辽宁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反应大脑学习能力的六项脑波测试,
欢迎与我们联系。
客服微信:www-zhilide-com 微信公众号:智力德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