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科学专家洪兰如何解读大脑发育与教育-智力德教育脑科学课堂(二)

编者:台湾著名教育家、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,将用脑科学告诉各位家长的是:学习没有起跑线,大脑终生具有可塑性;逼迫难以成就孩子,孩子想学的时候学得最快;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,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好;运动、游戏和阅读是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……


经常看到父母教很小的孩子认字、算数,还经常看到父母花大价钱给几岁的孩子报各种班。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,我们的父母很执迷,也很焦虑。生怕比别人晚了,就输在了起跑线上。可结果呢,孩子越学越厌学,越学越学不好。

著名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,她参加了好几个学校的亲子座谈,发现父母关心的问题都很相似:“我怎么样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?”“记忆力训练班有效吗?”“有地方可以测IQ吗?”……在中国,只要打出“智力开发”或“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之类的广告,就不怕做家长的不掏钱。

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普遍非常高,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们不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。

洪兰教授认为,孩子的成长“三分天注定”,强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差异性,正是这种差异为后天发挥教育的功用提供了平台和基础,每个孩子的个性必须得到尊重。 “七分在教育”,说明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,但教育可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;家长把握好这七分,教育就大有作为。

下面是洪兰教授以及著名教育家尹建莉老师谈到的智力开发5大误区,所有父母都该了解。

误区一:右脑开发,大脑还有90%需要开发

纠错:“右脑开发”是个伪命题,幼儿的左右脑是同步发展的

“右脑开发”近些年很是时髦,可科学上根本没有“右脑开发”这个事情。我最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破除“右脑开发”的谬论。

有一种说法,似乎也得到了广泛“认同”,那就是:左脑指挥右边的肢体,右脑指挥左边的肢体;反过来,左边的肢体活动带动右脑,右边的肢体活动能强化左脑。因为人们通常较少使用左手,所以会造成右脑不够发达。

幼儿的脑是同步在发展的,没有右脑先启动再带动左脑的任何证据。脑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的大,就算孩子幼时脑有损伤,通常正常那边的脑会把受伤的功能接收过来处理,即便是成年后才受伤,复健仍有相当的成效。

英国有一位小儿科医生,追踪了500名水脑症的儿童智力发展直到他们30岁。他发现只要损坏是渐进式的,对智力都没有很大的影响。这些孩子都能在社会上立足,自己养活自己,其中两个孩子很特别,一个智商达到130,另一个毕业于经济系。

在解剖学上,两只眼睛的左半部投射出去是右视野,右视野到左脑;两只眼睛的右半部投射出去是左视野,左视野到右脑。并非右眼到左脑,左眼到右脑。所以叫孩子遮盖一只眼去启发另一边脑完全是无稽之谈。但是直到现在还有人叫孩子用左手写字、盖住右眼来启发右脑,完全不了解大脑是个合作无间的脑,只要中间的桥——胼胝体没有被剪断,信息的交换就是快速无碍的。

尽管研究证据历历在目,坊间却仍然充斥着右脑开发、潜能开发的谬论。想想看,孩子右手写字就已经写得不好看了,还叫他用左手写;两只眼睛都近视看不清了,还叫他盖住一只眼看黑板,真是折磨孩子。

左手只能锻炼左手,无法锻炼右脑。

现在,还有不少人打着“科学”的招牌,围绕大脑来设骗局。很多人被告知,人的大脑只利用了10%,其他的90%有待开发。在科学上,到底有没有“只用到10%的大脑,还有90%的潜能可以开发”这回事呢?

有人追踪到这句话的来源,原来这是一句来自20世纪初美国世界博览会上一个摊位的广告词,并非科学实证。于是大家以讹传讹,就像滚雪球一样,骗得父母成天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,以为这是为了孩子好,却没有人停下来问一下:“这种说法的证据在哪里?”

现在要反驳这个谬论非常简单,因为脑造影的研究与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直接看到这个人在思考、记忆、说话、听音乐时大脑的工作情形了。实验发现,盲人在摸读盲文点字时,他的视觉皮质被触觉召唤过去用了。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蒙住5天,他的视觉皮质就会开始改变,去做听觉、触觉方面的事。所以,大脑怎么可能放任其余90%不做事呢?

人的大脑重约三磅,占我们体重的2%,却用到我们身体20%的能源。当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时,它是不可能只有10%在工作,而听任其余的90%闲着没事干的。

大脑的神经是“用进废退”的,常用的区块也会因此而增大,长久不用的地方会被挪作他用。最重要的是,大脑不是颐养冗员的地方。所以,绝对没有“只用到10%的大脑”这回事。

美国心理学家丹倪斯顿曾经撰文批评这个谬论,他说:“凡那些告诉你大脑只用了10%的人,他们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脑的10%!”

误区二:抢跑,不要输在起跑线上

纠错:起跑早晚都能赢

一个自然的脑,其先天的设定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?

人的大脑是环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产物,我们不是只受基因的指挥。

现在的家长们十分热衷一些开发、早教之类的宣传和活动,产生一种普遍的共识:学习上的事越早越好。尤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已“领先”一步了,生怕自己的孩子起跑晚了输掉人生,对不住孩子,所以趋之若鹜。

其实,在神经学上没有“输在起跑线上”这回事,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。

在我念书的时候,有一个重要的生物教条,就是大脑的神经元死了后不会再生,不像皮肤的细胞会不停地代谢。但是,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,研究鸟类的比较心理学家发现,公鸟唱歌的神经元在秋天生育季节结束后就萎缩了,但到第二年的春天又会长出新的神经元来。人类是从鸟类演化而来的,如果鸟是如此,那么,人的神经元有再生的可能吗?

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,但是因为这个假设跟神经学的祖师爷——卡哈的教条相违背,所以很多年没有人敢去想。后来,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看到成年老鼠大脑中有干细胞,老鼠是哺乳类,跟人类的关系又更近了一层;但是,还是没有人敢公开质疑卡哈的教条,这些话只敢在聚会时私下耳语。直到20世纪90年代,科学家在猴子的大脑中看到了神经再生后,才开始公开讨论。

1998年,瑞典医生艾瑞克森在鼻咽癌的病人大脑中,看到掌管记忆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在显微镜底下发亮,表示是病人在注射了放射性的水BrdU(这是一种蛋白质,如果要长新的神经元需要用到它)之后才生出的,显示人类大脑中也有神经细胞再生,原来的教条这才被推翻。

虽然目前并不知道人类大脑的海马回每天有多少新细胞诞生,但是从对成年老鼠的实验中知道,每天有5000~10000个新细胞出生。所以我们不必担心“老狗不能学新把戏”,我们终身都可以学习。很重要的一点是,假如这只成年老鼠努力学习新的东西,那么它大脑中新生神经元的寿命就比较长,存留的细胞就越多。所以,越是要求思考的作业,越能产生新细胞;大脑中保留的新神经元越多,他的学习成绩也就越好。

美国最近有一个实验,请大学生到实验室来学杂技团的抛球。先扫描一次大脑,然后让他们练习到能同时抛接三个球,并达到持续一分钟不落地才可以停止,这时再扫描一次大脑;受试者回去休息三个月,不碰触球,再回到实验室来扫描一次大脑。当实验者把三张不同时期的大脑图摆在一起作比较时,很明显地看出:第二张图的顶叶掌管空间运动的地方有些特别活化,血流量增多,区域变大;持续三个月不练习,那个地方又缩小了。因为这些大学生已经超越了青春期,所以这个实验很清楚地指出:人类大脑可以因外在环境的需求而改变内在工作的分配,就像一个成功的企业,它内部的机动性很大,会随时因市场需求而调配人力。

现在看来,过去以为大脑过了青春期就定型、不可改变的观念是错的。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,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脑。

所以家长真的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,人生好似马拉松,起跑早晚都可能赢。

误区三: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成功

纠错:不要迷信智力开发,而要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、想象力及创造力

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不是绝顶聪明的人,但都是能利用别人长处的人,也就是能靠领袖魅力创造出一番事业的人。相信很多人看《三国演义》时都会觉得刘备很窝囊,他的天下是“哭”出来的,但是他的领袖魅力使关公、张飞愿为他卖命打天下。他能知人善任,用诸葛亮为他治蜀,终于使他成为三分天下的一霸。再看曹操,他的聪明才智远不及杨修,连曹操自己都曾说过“吾智不及汝,乃觉三十里”,但是杨修最后还是死于曹操之手。所以聪明不等于成功。

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,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质是其他成功的人士所共有的。例如毅力,领袖能力,等等。所以父母不要迷信智力开发,应该把孩子读各种补习班的时间用来玩游戏,去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、想象力及创造力。

我曾看过一个小男孩光是玩六颗报废的电池就玩了一个下午,而且玩得不亦乐乎。一会儿是火车过山洞,一会儿是飞机丢炸弹,想象力丰富极了。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,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。中国人过去“业精于勤荒于嬉”的观念要改一改,因为背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21世纪的资源是脑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,21世纪的竞争在创造力而不在记忆力!计算机的内存取代了人脑的记忆功能,把人脑的资源释放出来,去做更高层次的整合、创新。

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这些例子,就知道孩子的大脑不需要花大钱去开发。爱因斯坦的妈妈并没有买这些昂贵的魔术方块给他玩,他也拿到了诺贝尔奖。

有的孩子记忆力似乎很差,这确实很影响功课。很多父母迷信外面的训练班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,有的家长甚至还去买保健药给孩子进补。父母想给孩子补脑的原因之一是觉得孩子看了记不住:别人的孩子一目十行,我的孩子十目一行,那一定是智力有问题。其实完全没有给孩子补脑的必要,孩子只要饮食均衡即可。如果买的是来路不明的药物,很可能有危害人体的重金属成分或化学物质,吃了反而有害。

不赞成送孩子去培训班学记忆术。记忆,最简单地说,就是熟悉度。当一个东西看得很熟悉之后,自然就能脱口而出;能说得出,自然就记住了。

这是为什么我一直呼吁课程不能排得太满的原因,安排太满会使学生没有机会去做主动的联想,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。这正是今天我们的学生很会做填空题,可是一改换情境便目瞪口呆,不会作答的原因。送孩子去培训班训练记忆,还不如让他在家中看些他喜欢的书。知识是相通的,只要他肯打开书来看,就会得到启发,所谓“开卷有益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千百万年来,婴儿都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生长,眼睛看到的是他将来要生活的环境,耳朵听到的是他将来要讲的语言。当他有健全的心智、快乐的人生观时,任何挑战他都能面对,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过来的,他们留给我们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宝藏。

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,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,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。有了这些条件,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或才艺班,他的大脑也会健全地发展。

误区四:学英语越早越好

纠错:学英语不需要太焦虑,第二语言没有关键期

孩子什么时候学英语最好?大部分家长主张越早学习越好,担心孩子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,以后说英语有口音。有些家长虽不见得赞同,但是看到别人都这样做了,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也不得不跟进。

母语的学习的确有所谓的“关键期”(其实心理学家不喜欢用“关键期”这个名词,比较喜欢“敏感期”,因为后者弹性比较大),愈早愈好。第二语言的学习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支持关键期的证据。

史丹佛大学的宪次白田曾对“学第二语言有无关键期”做了详细的研究,他最后的结论是:没有。他说,成年后再学第二语言,跟孩子时学习第二语言的表现并无差异。

第二语言的学习,基本上与母语是不同的机制。法国的迪韩发现第一语言的大脑区域都在左边,但是第二语言就很零乱,因每个人的经验而不同。他的8个受试者中,竟然找不到一个地方是有6个人都共同活化的。

一般来说,第一语言都在左脑处理,第二语言就转到右脑去了,而且左脑活化的强度比右脑弱。现在的研究都发现,第二语言的大脑处理位置,不是与他学习的年龄有关,而是与他使用这个语言的精纯度有关。

以目前所有的研究看来,母语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,技能的学习,如运动、乐器、舞蹈等也有敏感期。敏感期的早晚,目前并无定论,大部分认为在青春期之前。但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并没有敏感期。因为第一语言已把大脑中学习语言的机制启动了,只有学得好不好的区别,没有前面所说的学不会的问题了。第二语言的学习在青春期之前都可以学得很好,就看自己有多努力。亚都饭店严长寿总裁,他没读过大学,没专门学过英语,后来通过自学和工作中的应用,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。

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。父母大可不必急着把还不会走路的孩子送去英语补习班,童年最重要的是游戏,不是上课。

误区五:学前强迫孩子认字

纠错:真正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不是认字,而是心理词汇

有研究发现,在学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,初入学时会表现得优于其他人。到小学二年级时,在学校的表现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,但是在学习的态度上却有显著不同,他们比较被动,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。再往后,往往状态更不如意。

其实,光是认得字是不够的,必须先建立心理词汇。中文有很多词语,从字面看不出它的意思,如光棍、风流等。有时添加一个字又常常会改变原有词的意思,如“天花”跟“天花板”。虽然只多加一个“板”字,但如果孩子不知道天花板是什么,即使这三个字他都认得也猜不出意思来。省略一个字也是一样,如“地理老师”跟“地理师”就不一样。

因此中文学习不只是认字,更重要的是建立心理词汇,而这个词汇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对话,回答孩子无数的问题时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。这就是为什么要阅读给孩子听的原因。还要鼓励他提问题,让他打断故事,因为读书的目的本来就是在建立心理词汇。通过任何方式建立都可以,不一定只从书本上得到。但太早或过分地驱策孩子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。

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他的自由意志。在不过分的情况下,应该给他一点自由度让他享受他的游戏和童年。孩子的时间其实不应该每一分钟都被控制,家长必须留给孩子一点做白日梦的时间。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,“自由联想”是创造力很重要的一个来源。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散步、洗澡,心思不被占据,可以自由联想时,突然跑出来的。

现在的孩子补习已补到像个机器人,若是把剩余的一点时间都拿去背生词,连睡觉前都得听英文录音带,就难怪有个姓徐的孩子要说“做徐某某很辛苦”了。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福报,只有在放松的心情下才会感受到福报的乐趣,千万不可把孩子当作竞争品,天天鞭策他上进,要知道欲速则不达。

右脑开发是个伪命题:


科恩博士指出:

孩子天生就是热爱学习的。当我们总在忧虑孩子的学业表现的时候,我们就忘记了孩子的内在的学习天性。

以前,人们把孩子比喻成货运火车,

父母和老师必须尽可能得把车厢里塞满知识。

现在,我们把孩子比喻成火箭,

只要点燃孩子探索未知的天生热情,

火箭就会飞向天空。

洪兰博士说:

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,是温馨的家庭;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;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。

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,基因不同,后天生长的环境也不相同,所以,比是不公平的。孩子只能跟自己比。

很多时候,孩子不是不想学,而是不能,做不到,他们大脑的发育需要时间,更需要被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
01

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,而是赢在转折点

作为一名教育家,洪兰也曾是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,脑科学家,曾任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。

她告诉大家,大人是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回事:以下这张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区域其实都有不同的功能,比如黄色的部分是额叶,也具有大脑发展中最高级的整合功能,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方,是听觉值......


因此,父母不能打孩子,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。因为,这可能造成孩子大脑生理机制的损伤。而大脑一旦损伤,人就会在生理机制上遭遇障碍,日后再怎么通过后天的教育努力,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。

而从大脑发展的角度,洪兰教授说,每个人的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。海马回的神经细胞再生,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。

(图:海马回的神经细胞再生,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。)

学习的时候,神经回路会加强。

9个月婴儿会爬之后,开始探索,神经开始大量连接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别让你的粗心 破坏孩子的专注力